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綱要 2013 研究方法
授課教師: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應華系海華組
研究領域: 全球族裔 族群移民 語言文化 教育社會 公民政治 民生經濟
陳妙麗:文獻探討
初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的學生都知道,一篇論文或者研究報告裡總有一個被稱之為「文獻探討」的章節。
文獻探討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參考閱覽相關學科的資料及書目,了解它們各自的問題意識和處理方式,仔細檢視它們的邏輯、推論、佐證,加以整理歸納,看出彼此間的相關位置和對詰。這樣就逐漸了解在研究問題的範圍內有哪些相關的研究,有哪些研究結果,引用哪些理論,已經形成哪些結論;有哪些方面尚無定論,哪些還在測試可能的解釋,哪些援引的理論已經逐漸站立不住,從而避免自己盲目研究或重覆前人研究,同時也可以作為提示待答問題、建立研究假設、構思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結果、建立研究架構之參考依據。
文獻探討有五個步驟:(1)將問題作明確定義 (2)閱覽間接資料 (3)閱覽一般參考資料
(4)搜尋專有名詞。 (5)由直接資料找尋。
作為初步練習,分析別人的論文使用哪些文獻,有哪些趨勢,多引用哪些理論,哪些學者──這些都可以養成廣泛思考接觸面的習慣,也就可以活化原來狹隘的思路。
陳妙麗:期末報告題目:「台灣泰國跨文化研習」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簡稱臺灣文獻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維護與保存台灣相關史政文獻的專責機構,前身為臺灣省政府設置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精省後改為現名,成為國史館唯一的附屬機關。其專責辦理台灣全志之纂修,以及保存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省級機關檔案、古文書、碑碣拓本、日文古籍、民俗文物等相關台灣史料。
這就是我要去國史館的原因。
曾家安:「研究——由資料到知識之路」
葉乃嘉老師在《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第一篇研究工作與個人知識管理〉中,於〈緒論:研究——由資料到知識之路〉裡,相當仔細地闡述研究者從一開始「蒐集資料」、「整理資訊」、「分析知識」,以及一直到「表達智慧」的步驟,並且分享了「資料的獲取、評估、整理、分析、表達、協作與保全」等個人知識管理應具備的能力項目。
其次,在〈第一章研究資料的取捨〉裡,除了論及獲取資料的途徑和技巧之外,尚還推薦了許多實用價值頗高的知識檢所網站和資料庫,以及詳盡地分析各個檢索方式與功能的特點所在。而在〈第二章研究資料的整理〉裡,葉老師提出建立研究架構的模式供研究者遵循,同時給予資料檔案命名、編碼、維護和搜尋的具體建議,也鼓勵善用分享軟體和免費軟體,以有助於研究者在數位化時代能做好知識管理的功夫。
曾家安:期末報告題目:「巴拿馬華人移民及其華語文教育之發展」
巴拿馬在國史館外交部檔案的分類當中,有許多關於華僑事務、團體和活動的資料,是這次本人前往國史館查找資料的重點。
鄒瓊美: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
本周研讀游美惠老師所發表的文章,意指學術研究上所慣用的調查、訪談及田野工作外的另三種方式,分別為內容、文本、及論述分析等,作者認為研究者應多加採用。
據本篇文章註腳中提到國內多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多數論文採用內容分析法比例頗高,個人也認為調查樣本需將其分解成數個單元再分析判別單元內所表現的事實作出統計描述而這分析的對象是應該要保存下來的可以是文字、非文字、影像記錄等形態,如報紙、書籍、錄音、音樂、演講、電影、圖片等方式。
日後當我在做研究時也要適時的採用內容分析法並以客觀的立場有系統分析研究,盡可能將資料完整留存。
鄒瓊美:期末報告題目:「臺泰跨國婚姻過程異同之探討」
本人認為國史館,在國史館外交部檔案的分類當中,在領務服務資料應該有關於每年有泰國人士(泰國籍配偶)嫁來台數字之統計,包過有幾位男士配偶、幾位女士配偶、從泰國哪家鄉來?(泰國之北部、中部、東北部、南部…等)、年齡、學歷…等資料,所以這次本人前往國史館查找這些資料的重點。
武氏緣: 期末報告題目:越南北部阮朝時期之華人(1802-1884)
摘要
研究問題之陳述
研究背景以及進行此研究之必須行
計劃內容的陳述
預期研究成果
預定進行步驟
文獻目錄
研究內容:
a. 越南北部阮朝時期的華人移民史
b. 華人在越南北部經濟貿易之活動
c. 華人在越南北部政治安寧之影響
王馨怡 研究方法課程 11文獻探討
一份嚴謹的學術研究報告,一定會提到文獻探討。這是剛開始做研究時第一個有挑戰性的地方。一般來說,有許多種格式,如MLA格式和 APA格式。
文獻探討有解答以下疑惑的功能。
1. 經由對過去別人的研究結果,客觀的剖析研究主題的研究現況;2. 瞭解這個主題前人已做哪些部分和哪些部分是還沒做且值得深入研究的?3.前人的研究結果為何4. 其他的學者對他的研究結果是支持還是反對?5. 或這個主題有人曾做過,其中有某部分的領域仍在未解答的狀態,值得再加以深入分析;6. 某學者的研究理論頗受重視,未曾應用於其他領域,值得安排實驗去驗證其理論的可行性。簡言之,就是從目前能找到的文獻中,瞭解之前的研究者對於這個相關主題曾有什麼發現。
王馨怡:期末題目(暫定):北美華人之唐人街飲食文化初探
唐人街(Chinatown)又稱華埠或中國城,日本稱中華街,是指華人地區以外的其它國家的城市裡華裔人士聚居區。唐人街因歷史因素或特殊國情在東亞、東南亞、澳洲和北美洲皆十分常見。唐人街最早在19世紀的美國和加拿大形成。當時,由於歧視性的土地法規嚴禁華人等有色人種介入土地買賣市場或僅準許華人在特定區域購買土地,從而形成了第一代華人移民的聚居區。唐人街之形成,乃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
在北美的唐人街經常可見餐館林立,而餐館和洗衣店即早期華僑的主要營商行業。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於大城的舊區,環境會較為擠迫,治安和種族問題亦是某一些華埠要面對的問題。一些唐人街亦出現華人人口遷離、人口老化的現象。隨著種族歧視的觀念消失,半世紀以來,各國政府紛紛開放參政權於華裔,使華人的地位在外國趨於公平,在西方國家新一代的華人移民和當地土生土長的華裔人士由於高科技、企管和專業背景,許多家庭甚至於有經濟能力在高級住宅區居住。北美以及澳洲很多大型都會區更已進入「後唐人街」時代,即唐人街外的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已遠超過原唐人街,而且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不再是聚集在某個社區,而是在市郊多個相鄰社區裡,散居在主流或其他少數族裔當中。這次的期末報告想探討北美唐人街的飲食文化,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華人也不例外,從俗語「吃飯皇帝大」這句話,就充分顯示出華人對於吃的重視!藉由飲食文化的角度去看華人移民的過程。
陳思妤: 期末題目發想
1. 中南美洲華文教育與師資培育的現況及趨勢
2. 海外華人群體中的宗教角色之研究 - 巴西佛光山如來寺為例
3. 從「CHIFA」文化看華人移民在祕魯之社會互動與融合
陳思妤: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相關知識是我非常弱的一項。我往往對於很多社會現象發想了很多研究問題,但總是在文獻探討這一步就打消了研究念頭。我知道做學術研究,要在很多的社會現象或是問題中提出以往的理論或是文獻做支持並討論甚至推翻。對我來說,相關文獻的蒐集以及主題的界定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當蒐集過多資料時,我們必須篩選出有代表性的文獻來做深入探討。蒐集資料的途徑有很多,這邊文章也提到了很多蒐集方法。其中第五節提到文獻探討的步驟與要領。第一項相研究問題做明確定義,這就是我最差的部分。書中舉例「何種教學方法最好?」這個問題不夠明確,而應該改成「建構式教學法對數學科教學的效果如何?」。我認為還是要回歸到最初的研究題目設定,有一個好題目,我相信後面的步驟會流暢不少。
柯玨如:研究方法課程11
梅慧玉老師的〈島嶼東南亞田野記事專題編語〉裡還有其他多位老師(蔡晏霖老師和梁志輝老師等)的研究在裡頭,從老師們的研究可以看到他們是如何做田野調查,而且在做調查時面臨到的困難等。梁志輝老師在進入馬來西亞調查前,甚至先學習了一年的馬來語,之後在真正進到馬來西亞進行研究前,尚還需要得到研究許可和簽證,因此在真正進行研究時,前置的準備作業其實是很繁複的。
而葉乃嘉老師的〈研究工作與個人知識管理〉裡提到,研究工作是一條從資料到知識的道路,從蒐集資料、整理資訊、分析知識到最後表達智慧,這讓我想到老師在最一開始上課時提到研究生跟大學生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大學生是接收老師所給予的東西,但研究生卻是要自己學會去蒐集知識,從開學到現在,雖然還在摸索,但慢慢地體會並感受到這之間的不同。
葉乃嘉老師還提到因為現在資訊發達的關係,造成在蒐集資料時會感到茫然,不是資料太多,不知怎麼取捨,要不然就是盡蒐集到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其實現在我自己就面臨這方面的困惱,有時找了一堆相關書目,卻發現裡面有些根本不符合需求,或者更糟的是,有時資料多到甚至不知該如何開始著手,我想這都是目前我還需要學習的地方。
柯玨如:期末題目
「日治時期台籍青年在日本的生活研究」
新馬工會運動與華文教育之關係(1950-1963)
羅允澤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馬新(南洋)華文教育與工會運動的歷史背景與事件,研究目的有三:一、瞭解該時期歷史背景與事件影響華文教育的課題。二、瞭解工會運動而造成的華文教育興衰的關係。三、瞭解兩大區域內華文教育發展與趨勢展望。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以1950-1963馬新華文教育與工會運動之歷史事件為研究主軸,並輔以相關重要歷史人物介紹,加上區域內之華文教育歷史事件有相關者人物,人物列表如下:李光耀、林有福、陳六使、馬共全權代表與社會主義陣線重要成員。本研究將藉由質性研究文獻分析的方式,來獲得研究資料,以文獻資料分析的方式,並藉由功能論與衝突論來分析,以工會運動之視角來觀察與華文教育之關係,藉由不同的年代、空間、背景以及語言文化,來進行整體的分析。本研究討論華文教育環境開始變化的時期,此時本地區也剛開始實施緊急狀態,並實施內部安全法,分析華文教育與工會運動在此條件下如何持續,旨在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相。
關鍵字:工會運動、華文教育、新加坡
目次︰
一、緒論
1.研究動機與目的
2.研究方法
二、文獻探討
1.華文教育與工會運動之意涵
2.馬新地區華文教育之相關研究
3.何謂工會運動與非正常性罷工
三、馬新地區之華文教育
1.1949新村計畫
2.1950年代之教育報告書
3.1955新加坡各黨派華文教育委員會
4.1959南洋大學成立
5.1957鍾靈中學改制事件
四、馬新地區之工會運動
1.
2.社會主義陣線的背景
3.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內鬥
4.1963大選路線之決定
五、華文教育與工會運動之關係
六、結果討論
七、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將展開本研究的源起並闡明研究目的,並藉此提出問題,並對於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加以說明、界定。
本章共分成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位處南洋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許多人若未了解這兩個國家的時候,可能會以為這兩個國家是英語或馬來語為全部人的共同語言。
但其實這兩國華文教育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二十世紀中葉之前發展腳步與中華民國(台北)/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有些許相似性存在,但後來因政經環境不同而各自出現不同的發展面向。
本研究探討南洋工會運動與華文教育之關係,主因是在於過去兩者在過去的文獻中在不同的文章會出現相似的事件,看似無關但實際上兩者是有其關係存在的。
研究者最初由工會運動角度切入華文教育時,發現這兩者之間有許多變化極為相似,所以試圖去追尋出答案。以上為筆者最初研究之動機。
兩者相關議題出現的時間點極為接近,但卻未有人去發掘兩者間之關聯程度。
第二節:研究方法
本報告為質性研究,因此研究者針對研究限制說明如下︰
本報告之主要目的是了解比較兩區域之間華文教育,藉由該時期的重大事件探討與分析歷史之相關脈絡。研究者關心的是「工會運動與華文教育之關係」,探究的是兩者之間的關係,而非企圖由資料當中來論證對錯。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方法,因此研究者引此研究者所擁有的背景知識、價值觀與所取得文獻等等,都可能影響到資料的獲得與分析資料時的理解。因此,研究結果可能受到研究者的主觀條件之影響。
第二章、文獻探討
透過上述研究動機之闡述,本研究是以工會運動角度來出發,進而研究其與華文教育之關係。本章節將對於相關研究進行討論:
第一節、 華文教育之意涵:
1.本文中的華文教育,係指以普通漢語進行教學的教育課程:
中國的梁英明(2004)將華文教育定義為以華文為母語和主要的教學媒介,以培養學生對中國(1949/9/11,國民黨南洋支部關閉前)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和熱愛為目的的學校教育,進行這樣的教育的學校就是真正的華校。
馬來亞與新加坡華文教育由1819馬來亞檳榔嶼的五福書院發韌開始,到了近代華文學校、華文報刊與華人社團,構成了維護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它在培養華人子女的愛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主義思想方面發揮的作用已經為歷史所充分證明。[1][2]
《東南亞華校發展模式的新思考》一文所指出,某些學校,補習班或培訓班都是將華文華語作為外國語來講授的。它們的教學媒介並不是華語,它們只是將華文華語作為一種外國語言工具來教授,儘管學生在學習華文華語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中華文化,並從而發生某些興趣或愛好,但是這些學校的功能絕對不是要學生重新認同於中國。因此,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類學校只是在進行華文教學(Chinese teaching,Chinese learning),而不是在進行華文教育(Chinese education)。[3]
馬來西亞現有華校1300多所,其中國民型華文小學1200多所,華文獨立中學61所(含新山寬柔中學古來分校),對馬來西亞的華人而言,華文教育就是他們的母語教育,因為在華校裡,華文為第一媒介語,巫文和英文則為第二媒介語,除了巫(國)文和英文學科,其他學科的教學、考試及學校行政都主要是華文。
可以說,就整個海外華文教育而言,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水平是最高的,這種以華文為母語教學模式的華校,在海外華文教育中也是罕見的,此為本文中華文教育之意涵。
2.工會運動與非正常性罷工:
工會的定義(definition of trade union):
1.韋伯:勞工一種繼續存在的團體,為維持或改善其勞動生活狀況而設。
2.伊蘭伯格勞動經濟學:工會是一種集體組織其基本目標是改善會員貨幣與非貨幣的就業條件。
3.牛津法律大辭典:現代工業條件下雇用勞工自我保護的社團。
4.史太璞:工會係工資勞工以維持改善勞動條件為主要目的所組成永續的結合團體。
3.工會運動的歷史:
1. 馬克思階級對立時期的工會運動:
與經濟主義與改良主義並行,受到社會主義影響而採取暴力革命與階級鬥爭的馬克思主義,為工會運動的主軸。
2.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對立的工會運動
資本主義工會運動以工會為主體,建立集體談判、民主參與及三方機制的現代勞資關係,共產主義在工人階級取得政權以後,透過工會做為黨與政府之間的橋樑。
4.工會理論(Theories of union):
(一)馬克思主義的工會理論
勞動價值與剩餘價值為理論基礎,說明勞資關係的本質的雇用性、剝削性與對抗性,從而提出組織工會,進行階級鬥爭,以暴力推翻現有組織;
(二)產業民主(費邊主義)的工會理論
勞工只有組織工會才有與雇主進行議價的能力,工會對於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為互助保險、集體協商與法律制定。
而馬新的工會運動史,於工會運動研究中並非顯學的項目,但還是有學者進行相關研究,而內容撰寫主要還是依據當地的官方說法為基準,較少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度描述。
目前,研究者目前已知有關於馬新工會運動的書籍與文獻不超過一百種,主要都是以新加坡職業總工會(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的資料為基準,作為基本之架構,其他主要有提及本時期(1950-1963)的馬來亞與新加坡的工會運動,通常會被歸類於馬來亞左翼運動相關研究之中。
第二節、馬新地區華文教育之相關研究
馬新地區之華文教育研究,數量非常多。其中以鄭良樹撰寫之「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四大冊為最完整之著作。
另外的有許多作者均有馬新華文教育相關之著作,如︰林開忠、何國忠等均有相關著述,馬新地區華文教育研究除馬新當地外,在台灣、中國等地也有相關人員從事研究。
第三章、馬新地區之華文教育
1.1950新村計畫
馬來亞與新加坡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宣布馬來亞共產黨為非法組織,英殖民政府並認定華人暗中支持馬來亞共產黨,想要遣送華人返國,最後在1950實施了「新村(布里格斯)計畫」[4],而此計畫的實行也後來造成了華文小學的招生形成問題。
許多華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遷移到所謂的新村之內居住
「華人新村」,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陪伴著許多馬來西亞華人成長,也歷經了六十多年的歲月。
「新村」(Kampung Baru)的制度在馬來亞地區實行,而在新加坡地區內並未實行該計畫。
2.1950年代之教育報告書
在新村計畫實施的同時,英國殖民政府又啟動教育報告書研究,希望能夠將馬來亞共產黨的影響力降低。
在1950年,教育提學司Holgate氏提出第一份教育報告書,此報告書強調英文教育的普及,來形成各民族溝通的理想。這立刻引起各民族的反彈與抗議,因為此報告書只針對「英文教育」,而忽略了其他「方言教育」。[5]
而同時頒行的1950學校註冊法令對於學校註冊的要求比1920年的註冊法令更多且詳細,由第五條至第三十二條規定學校註冊官之權利。
尤其是本版註冊法令第八與九條註冊證書上,需載明管理人員與教員名單,更是會引起學校方面的抗爭。[6]
本版註冊法令賦予學校註冊官極大的權限,能夠輕易地找到理由合法的關閉學校(尤其是指華校)。
本版註冊法令第十九條:總督得宣布學校為非法,這中間能夠做文章的空間非常的大,只要認定有政治宣傳(非政府)就能宣布。
經過抗議,於是在1951年英殖民政府委請英國牛津大學社會訓練主任Barnes組織另一個委員會進行報告書之撰寫,並於1951年6月10日正式公布。此報告原意是︰檢討馬來文教育,但實質內容卻擴充到其他方言教育之存亡問題上。
在本年度(1951)也發生了改變未來馬來亞與新加坡命運的大事件︰
- 英國殖民政府欽差大臣葛尼被馬來亞共產黨游擊部隊伏擊身亡。
- 英屬馬來亞檳城鍾靈中學校長陳充恩先生,1951/12/25教總成立大會,陳充恩先生任首屆主席。但陳充恩先生於1952/2/4被馬來亞共產黨檳城縣委派員暗殺,陳平先生至今仍無法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陳充恩先生是警方線人的指控。
- 馬來亞共產黨在新加坡的激進派用硫酸攻擊一間女子學校的女校長。[7]
1951年,英國殖民政府為了平息民怨,特別委託芬威廉與吳德耀兩位博士到馬來亞,來研究華校如何馬來亞建國後做出更大的貢獻。結果做成「芬吳報告書」。(林開忠,1999)
1952年,通過新的「1952年教育法令」(The Education Oeddinance,1952),大體上採用了「巴恩報告書」的建議,最後做出政策時是以有規劃的「巴恩報告書」作為基礎,而「芬吳報告書」僅是採用一小部分。同年,英殖民政府亦推行華校薪金制,意圖控制華文學校的人事行政。
1953年尾,英殖民政府委任教育閣員杜萊辛組成特別委員會檢討1952教育報告書,並作出「1954年(67號)教育政策白皮書」,將只列巫文與英文為教學語言,此舉引發華社劇烈之抗議。
1956年,時任教育部長的敦拉薩組成教育委員會討論獨立後的馬來亞教育,並提出「拉薩報告書」,也在此報告中出現「獨立中學」的概念。日後華文中學的改制也在此埋下伏筆。
3.1955新加坡各黨派華文教育委員會
1950年代中期,新加坡仍然是英屬殖民地時期,新加坡市議會在1955/5曾經成立「各黨派華文教育委員會」討論未來之發展的方向。
1956年,該委員會提出的「各黨派華文教育委員會報告書」,提出以雙語或三語作為一個理想的教育方案。以祈將來消弭當時各族群因過去的單語教育造成的隔閡與誤解,也成為將來新加坡雙語教育的濫觴,這是此報告書的意義之所在。(但中華總商會的備忘錄僅放進附錄部分的第一順位,但未採用)
李光耀先生,在回憶錄中語文教育爭鬥的章節,也敘述批評華文學校的人,深受共產黨人的影響。也在書中繼續說著那套英文教育至上的觀念。例如:能有效運用兩種語文,他的智商至少要達到110(三語的話則要少要有125)。精通英語與華語兩種語文,要比精通英語和另一種歐洲語言困難得多。[8]
4.1956南洋大學成立
1950年9月9日,陳六使先生有感於華文中學畢業生無法升學,透露出「在星辦中國大學」的想法。
1953年正月十六日,在福建會館執監委聯席會議上,主席陳六使先生提議創辦華文大學。他率先捐獻叻幣500萬元,號召華人社會以自己的人力物力,創辦一所自己的高等學府。[9]
他並以福建會館主席的身份,承諾捐出面積523英畝的福建會館土地,作為建校之用。 陳、李二氏登高一呼,得到馬新華人社會熱烈響應,由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馬華商聯會帶頭公開支持建校的各種社團達279家。
1953年2月20日,建校籌備會議召開第一次會議,定名大學為“南洋大學”,並邀請學者及文化界人士共同籌劃建校事宜。[10]
新加坡、馬來亞各界呼籲捐款建校的運動隨即展開,華僑居民們無不慷慨解囊,大小捐款源源而來。老百姓捐出一日所得,街市小販們更發動各種“義賣”活動:三輪車“義踏”、的士 “義駛”、理髮師“義剪”與大排檔“義炒”等等,收下的義款雖然是些零星小鈔,卻是積少成多,眾志成城,而這些義舉更刺激帶動了大商號、富裕人家更多的捐獻。[11]
5.1957鍾靈中學改制事件
1956年,鍾靈中學校長汪永年,秘密向政府申請特別津貼金,鍾靈於1957年起改制為國民型中學,並接受改制為國民型中學的20個條款。
1957年11月14日學潮爆發,檳城的韓江、鐘靈、中華和檳華女中,以及吉隆坡的尊孔、循人、中華和坤成女中,八間中學的學生在同一早上在校內集會抗議改制,反對驅逐超齡生。(鄭良樹,2008)
當3千多名韓江學生走出校門,到達檳華女中大禮堂聯合檳華學生舉行反對改制大會,警方也終於包圍學校,頻頻向學生施放催淚彈、揮舞警棍和籐鞭。但集會的同學還是堅持到中午,他們離開會場,又會合了被警方阻擋在校外的鍾靈和中華兩校學生,在市區分散遊行,爭取市民的同情。事後,政府一度關閉檳城四校,引用緊急法令下逮捕學生,在政府壓力下,四校共開除了150名學生。
而位處大馬南部的新山寬柔中學董事會,於1957年12月19日宣布,自1958年1月1日起,全部經費自籌,接納超齡生,成為首間「獨立中學」。[12]
[1] 鄭良樹(2008),《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北京
[2] 梁英明(2004),《僑務工作研究》〈关于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概念的商榷〉,中國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3]殷民(2004),《僑務工作研究》〈东南亚华校发展模式的新思考〉,中國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4]梁英明(2010),東南亞史,人民出版社,中國北京,p210
[5] 林開忠(1999),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華社研究中心,馬來西亞吉隆坡,p64-68
[6] 唐志堯(1960),華僑志-新加坡,僑務書刊發行中心,台灣台北,p331-344
[7] 陳平 (2004),我方的歷史,Media Masters Pte Ltd,新加坡,p256-280
[8]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世界書局,台灣台北市,p254-258
[9]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世界書局,台灣台北市,p300-303
[10]鄭良樹(2008),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北京,p81-83
[11]顏清梅(1995),新加坡南洋大學的創校與關閉(1956-1980)。東南華人教育論文集,台灣屏東
[12] 來自http://www.foonyew.edu.my/about/index.php?tar=foreword
武氏緣
文獻探討作業
題目:越南東北部阮朝時期華人之經濟情況(1802-1884)
越南國內學界研究成果
早於1924年陶贞一出版《客住勢力與南圻移民問題》一書,作者為所見聞和當時收拾到的史料已描寫越南南方當時的自然環境,經濟政治文化之情形與刻畫當時越南華人移民的順利與挑戰,他們落地生根的生活與金錢實力。陶贞一身為文學作家與記者所以在他的作品兼有通訊的新聞性和文學的生動性,跟著他的文章讀者容易瞭解當時的越南南方華人生活。1941年阮紹簍出版一本法語書的La Formation et L’Evolution du Villa de Minh-Huong (Faifo) 。本書是會安的明鄉社形成過程的研究項目,有科學價值的一項研究。明顯看出早期研究越南華人都為集中華人最多的地方例如西貢與會安兩地。
越南解放之前(1975年前)北部因對抗美國帝國主義,故華人研究還未受到重視。越南統一解放後才開始了相關研究。在國家統一背景下,很多資料已在戰爭中遭到摧毀。越南學者開始注重及越南華人研究問題研究上,遇到不少困難。1980年代,一些學者已經完成相關的研究論文與出書版。例如,佩文Toản出版《西貢華人革命鬥爭事業》(1998),陳慶先生與周氏海女士等學者,在越南華人研究問題上貢獻良多。
周氏海在自己的博士論文基礎上已出版《東南亞與越南華人,昨天的形象與今日的地位》(2006)和陳慶的《越南社會中之華人:法屬時期與西貢制度時期》 (2002) 和 The Ethnic Chine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etnam (1993)已經描述了當時華人正經情況。陳慶研究越南華人集中於越南法屬時期的華人經濟地位。這些研究對越南華人研究有所幫助,為後世研究當地華人奠定了基礎。另外陳女安,阮志中,陳映的《明鄉社與會安商港XVII-XIX世紀》(2005)研究項目的有史料集價值.
阮錦翠的《南部地華人的定居:從十七世紀至1945年》研究項目出版於2000年。阮女士跟Li Tanna 已經出版關於胡志明市華人的資料性質的研究項目《胡志明市會館的漢子石碑》(1999年)。陳紅蓮學者在研究考究華人信仰也出版《南部的華人文化:信仰與遵教》一書(2005)和《胡志明市的華人文化》(2007)。吳文麗和阮惟丙在民族學角度下研究和出版《南部的華人》一書(2005)等這些研究確實是有科學性,在越南華人研究,尤其是越南南部華人研究貢獻諸多。
2005年Huỳnh Ngọc Đáng(黃玉當)在胡志明國家大學下屬人文大學歷史系發表博士論文題目為Chính sách của các vương triều Việt Nam đối với người Hoa (越南歷代王朝對華人之政策)。在自己論文中,黃玉當已約略分析越南各王朝-從明屬時期到阮朝-對華人的政策之改變與緣由。2011年楊文輝在越南社科院越南社科學院發表博士論文題目為Người Hoa trong xã hội Việt Nam thế kỉ XIX (十九世紀越南華人之情形)。楊文輝已經把十九世紀越南華人的移民,政治社會文化三大方面的角色分析, 但因為論文的範圍大-包括全越南領土的華人,無法完整涵蓋各個面向。但不可否認,這兩篇論文在研究越南華人學界貢獻良多。楊文輝在還出版一本研究會安華人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Hoi An (Faifo) 1600-1777年。
Đào Trinh Nhất (1924), Thế lực khách trú và vấn đề di dân vào Nam Kì, Thụy Ký , Hà Nội (陶征一,客住勢力與南圻移民問題,河內)
Nguyễn Thiệu Lâu (1941), “La Formation et L ‘Evolution du Village de Minh-Huong (Faifo)”, BAVH. 4
Trần Khánh (1992), Vai trò của người Hoa trong nền kinh tế các nước Đông Nam Á, Nhà xuất bản Đà Nẵng. (陳慶,東南亞各國經濟的華人之地位,峴港出版社)
Châu Thị Hải, Người Hoa ở Việt Nam và Đông Nam Á: Hình ảnh hôm qua và vị thế hôm nay, Nhà xuất bản Khoa học Xã hội, Hà Nội. (周氏海,<東南亞與越南華人:過去之形象與今日之地位>,社科出版社,河內)
Li Tana (2011), Ngoại thương của Việt Nam thế kỉ XIX: Quan hệ với Singapore , trong Việt Nam học- kỷ yếu Hội thảo Quốc tế lần thứ nhất, Hà Nội 15-17 tháng 7 năm 1998, tập III, Nhà xuất bản Thế giới, tr. 141-150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