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View
 

10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9 years, 7 months ago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綱要  2013    研究方法

 

授課教師: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應華系海華組

研究領域: 全球族裔  族群移民  語言文化  教育社會  公民政治  民生經濟


 


 

 

曾家安:文獻內容分析

在石之瑜老師的〈文獻內容分析的種類與技巧〉裡,非常切合旨意地介紹文獻內容的類型,並且提點各式文獻的特色、研究者應抱持的態度,以及列舉實例作為說明,尤其特別強調「研究者使用資料時必須評估他們的真實性」,因為「文獻與記錄確實都不是偶然出現在歷史學家面前供他們使用的」,「在它們的最初創造和它們的後來保存的背後有著一種社會目的」,換言之,「文獻,也是由具有同樣特權的人存毀的」,在社會結構中「整個權力結果就像一臺巨大的錄音機,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過去」。職是之故,當研究者在引用文獻資料時,都只能它們當作是參考,而不能盡信!

此外,在王隆盛老師的〈歷史研究法的探討〉中,同樣亦提及「杜維運認為任何一種史料都不是完全可靠可信的」,因此必須通過外部考證其真實性和內部考證其精確性來做史料的鑑定,考證的方法則是綜合了歸納法、比較法和分析法。而葉重新老師的〈歷史研究法〉更進一步地羅列了數個鑑定條目,以提供給研究者作為參考的判定指標,可謂是相當貼心!不過,個人還在思索某些條目所指涉的情況之中,例如「若某事有正反兩面的記載,正面者保持沉默,反面者大肆非難,則反面記載的可信度較高」,但是會不會也有可能是正面者不善言詞辯說,或相信真理自明,或已被要脅無法透露實情,抑或是較為雅量大度,不予計較呢?

 

 

王馨怡  研究方法課程 10 歷史研究法的探討

 

王隆盛老師的〈歷史研究法的探討〉,歷史是真實統合人、事、時與地之間關係的敘述。歷史研究法是以既存的歷史事實為研究對象的一種方法。特性是對象是已發生的史實,是單一性,且不可重複又具發展性的事實。因史實眾多且龐雜,因此重視歸納法,強調史料和資料的鑑定與真實性。

歷史研究法的科學性,1.觀察法:史料大多是間接觀察而得來,像是口述歷史和見證歷史。2.歸納法:重考證與反證的提出。3.比較法:史料之間的比較。4.綜合法:重視前人的研究成果來佐證。5.分析法:分析與綜合一種動態辯證的關係。

 

歷史研究法步驟:1.問題擬定: 4H- where(地點)who(對象)when(何時)what(發生什麼)2.資料蒐集: (1)資料分為,往事親身經驗者的言論、過去的文物和遺跡等。(2)紀錄事件的文件。(3)資料鑑定需嚴謹考證。(4)資料報告撰寫,分為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發現、解釋以及最後的研究成果和結論。限制:1.不常使用直接觀察法,因為過去事件無法重複發生。2.研究對象是人類的活動事件,範圍廣泛界定問題不易。3.此事古難全,史料蒐證難周全完整。4.搜尋資料需靠想像、與研究者本身學識有關非全靠方法獲取。5.重視他人研究成果,拾人牙慧。歷史正是人類成就有意義的記載,協助了人類了解過去,並在某一程度上可以預測未來。若沒有歷史事實的驗證,社會研究所建立的理論,無法解釋不同時間及空間的人類行為,因此有其重要性。

 

 

鄒瓊美:文獻探討與文獻法 

   所謂文獻是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包含文字、圖形、錄音、錄影等等各種方式留下的資料,使後人得以研究及運用。透過蒐集、整理、辨別、研究後的文獻所形成的事實謂之文獻法,其主要法則有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及統計研究法。

   文獻法的特點具有歷史性、靈活性、繼承性和創造性,人們想要研究已逝去的史事皆須借助於文獻,而文獻法是既古老又科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其作用是讓研究者以數據、理論、方法、進行科學性的假設所得到的結論。《社會科學方法新論》書中提到文獻的種類有:(一)會議記錄(二)新聞媒體刊載的內容(三)演說(四)日記(五)口述歷史(六)官方聲明(七)公文、書信(八)小說、詩歌、電影(九)螢幕、圖片、照片、錄影帶(十)學術文獻等。三大功能包括:(一)透過文獻了解當時人的想法和動機。(二)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三)了解當時涉入事件過程的人物及其背景立場。

   綜上所述文獻是先人所遺留下來足以探究當時任何事物的線索,形式內容不拘。當代研究學者須注意的是篩選及整理文獻,歷史研究法則有提及史料的考證和鑑定真實度需確實及仔細推敲才能真實還原始實及奠定日後繼續研究的基石

 

 

柯玨如:石之瑜老師的〈文獻內容分析的種類與技巧〉

 

從石之瑜老師的〈文獻內容分析的種類與技巧〉發現原來文獻種類很多,就分類上大致分為「會議記錄」、「新聞媒體刊載的內容」、「演說」、「日記」、「口述歷史」、「官方聲明」、「公文、書信」、「小說、詩歌、電影」、「螢幕、圖片、照片、錄影帶」和「學術文獻」,雖然文獻很多,但是在蒐集時不能對每個文獻「絕對」地相信,譬如在口述歷史上,有可能內容是虛構,或者可能因為時間的推移,讓事件的原貌被改變;又或者在日記中,並不是每個寫日記的人會鉅細靡遺且不含主觀意見地書寫,因此在選擇文獻上或從中尋找到關鍵是很重要的。其中在「照片」方面,石之瑜老師提到「它」的威力,往往是文字所無法表達的,這讓我想到,前陣子在華山所展的「普立茲新聞攝影70年大展」,展覽的照片中,有好幾張都是事件發生的「一瞬間」被記錄下來的,其中還有很多張是連續性照片,看得當下不僅對照片所產生的張力很是驚訝,心裡也深深覺得一張富有意義的好照片,真的是比文字紀錄更寫實的資料!

 

 

 

康本松:(文獻探討)與文獻法

一、所謂文獻是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包含文字、圖形、錄音、錄影等等各種方式留下的資料,使後人得以研究及運用。透過蒐集、整理、辨別、研究後的文獻所形成的事實謂之文獻法,其主要法則有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及統計研究法。 
二、文獻法的特點具有歷史性、靈活性、繼承性和創造性,人們想要研究已逝去的史事皆須借助於文獻,而文獻法是既古老又科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其作用是讓研究者以數據、理論、方法、進行科學性的假設所得到的結論。《社會科學方法新論》書中提到文獻的種類有:(一)會議記錄(二)新聞媒體刊載的內容(三)演說(四)日記(五)口述歷史(六)官方聲明(七)公文、書信(八)小說、詩歌、電影(九)螢幕、圖片、照片、錄影帶(十)學術文獻等。三大功能包括:(一)透過文獻了解當時人的想法和動機。(二)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三)了解當時涉入事件過程的人物及其背景立場。 
三、綜上所述文獻是先人所遺留下來足以探究當時任何事物的線索,形式內容不拘。當代研究學者須注意的是篩選及整理文獻,歷史研究法則有提及史料的考證和鑑定真實度需確實及仔細推敲才能真實還原始實及奠定日後繼續研究的基石。

 

陳思妤: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相關知識是我非常弱的一項。我往往對於很多社會現象發想了很多研究問題,但總是在文獻探討這一步就打消了研究念頭。我知道做學術研究,要在很多的社會現象或是問題中提出以往的理論或是文獻做支持並討論甚至推翻。對我來說,相關文獻的蒐集以及主題的界定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當蒐集過多資料時,我們必須篩選出有代表性的文獻來做深入探討。蒐集資料的途徑有很多,這邊文章也提到了很多蒐集方法。其中第五節提到文獻探討的步驟與要領。第一項相研究問題做明確定義,這就是我最差的部分。書中舉例「何種教學方法最好?」這個問題不夠明確,而應該改成「建構式教學法對數學科教學的效果如何?」。我認為還是要回歸到最初的研究題目設定,有一個好題目,我相信後面的步驟會流暢不少。

 

 

允澤,研究方法教材閱讀心得10

歷史研究法是利用歷史材料,依照歷史發展順序對過去事件進行研究的方法是比較研究法的形式。在政治學與社會學領域中,他注重的是對過去歷史上的制度、思想、文化上的研究。

 

武氏緣

文獻探討作業 

題目:越南北部阮朝時期華人之經濟情況1802-1884 

 

 

越南華人問題,尤其是法國侵略越南領土之前的越南華人問題幾乎尚未被學術界重視。越南國內外的學者發表相關研究,但主要研究集中於越南法屬時期後段,因為該時候資料方面,研究問題資料豐富鮮明。越南東北部十九世紀上半夜的華人研究問題也尚未受到學術界注意。個研究項提及到概況或在某些研究中的微小一部份。這些研究已得到一定的成果,為未來研究越南華人學界奠定了基礎

十九世紀上半葉越南華人問題已在當時官方史料和非官方史料,包括史庫的文本如: 大南實錄》,欽定剿平匪方略正編》,大南一統志欽定大南會典事例國朝正編撮要明命政要大越史記全書 阮朝周本官方的史料,記錄的編年史的形式和内容是非常具體 大南實錄記載很多關聯華僑在越南的活動,阮朝政府對東北地區的華僑的政策。欽定剿平匪方略正編記載雙方邊境的土匪,海盜的情形, 雙方在對付海盜的計策的問題的合作.

。。。。。。。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