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View
 

0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9 years, 7 months ago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綱要  2013    研究方法

 

授課教師: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應華系海華組

研究領域: 全球族裔  族群移民  語言文化  教育社會  公民政治  民生經濟


 

 

本週主題:02-「研究主題」與質化與量化研究

 

研究方法 人文社會學科綜合研究方法
應用在地域研究、族群研究、移民研究、國際研究

楊聰榮 應用華語學系 海外華人研究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僑教學院

 


 


 

 

 

本週作業:尋找不同的引注體例標準,並且貼出來分享,並且以此設計不同資料內容的引注方式。

 

 

作業加強:

 

 王馨怡 羅允澤  康本松 武氏緣 陳思妤 徐智俊

 

陳思妤「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 

相信屬於人文及社會學科的我們,必須大量的運用質化研究。作者提到觀察者經常主動參與研究的環境,可能造成角色衝突與情感投入,因而降低蒐集得到之資料的信度。讓我驚覺,是否在思考研究問題以及設定問題,甚至進行研究時,不知不覺中也讓自己的主觀意志支配著我的研究過程以及結果。

這篇文章作者點出了做質性研究應考慮的幾個問題,尤其在討論效度為何失真的原因必須就記憶問題、研究效應、文化前設以及間接資料的來源來思考。

而最大的因素應是在於研究者期望他們的主張被視為合理、能夠反映理由並被挑戰、也能對他人公開與誠實,這樣的前設想法,往往已經讓研究失去了客觀信度及效度,因此,這些意識應在進行研究設計時避免。

 


 

曾家安:葉乃嘉老師的〈數據詮釋與文字表達〉

 

研究方法課程02資料閱讀心得 

這次讀到葉乃嘉老師的〈數據詮釋與文字表達〉,他利用主客觀異位觀點、推論假設、選擇詮釋和邏輯分析等方式,來講述研究辯證能力的例證,如此一來,似乎也為個人在本課程01資料閱讀心得中,言及「缺乏自己的見解」及「整合與創造資料的能力」的研究通病,提供了另一個練習客觀商數的建議解答!

不僅是量化研究重視以客觀的態度處理資料,在黃哲老師〈質的教育研究〉中,他也講述使用「三角校正」來增強研究的可信度,「盡可能地用多種角度來檢驗資料的可信度」,並且研究者本身立場亦必須「維持在某一標準」,力求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地「嘗試使用不同的觀點來詮釋資料」,以期使研究的內外可信度提高。此外,在黃哲老師〈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中,他提出一連串實用的檢核項目綱要,以協助檢測研究是否真實具有效度!

然而,在蘇美麗老師的〈從後現代主義論質化研究〉中,同樣談到質性研究信效度的顧慮,卻也提到「一些質性研究也開始嘗試報導文學的寫作取向,亦即運用『文學形式』來書寫『真實內容』」,甚至「除了報導文學之外,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形式,也正被運用於書寫中」。關於此點,個人認為「戲劇」是以展現情感張力為其表達特色之一,因此在做研究詮釋時,是否也易於受到情緒影響而有所偏頗,實尚存討論的空間。

 

 


 

 

鄒瓊美:02-質的教育研究

  

事物的根本、特性稱作「質」,在學術研究上亦需要以「質」的方式來做報告的呈現,「質」與「量」像是一對雙胞胎時常一起提到,張鈿富老師的文章(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中有提到:「雖然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有所不同,如果將質和量兩種研究劃分,彼此對立起來,對教育研究的促進,並沒有甚麼好處(黃政傑,民78)」又從表一可看見質與量研究特徵的差別。

質的資料是以文字呈現為主而非數字,這也造成許多研究轉換成以重視質的方法呈現,因為這是以基礎理論對環境脈絡所表現的敘述及詮釋,這有吸引人之處。

葉乃嘉老師著作「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第三章數據詮釋與文字表達,提及研究者須注意主客觀間的立場不要落入偏頗的陷阱,因為偏頗是人類的天性,事情萬物都有一體兩面甚至多面,尤其政治事件更甚,舉例最近熱烈討論核四問題其數據詮釋與文字表達是很重要的,研究者能不偏頗及主客觀因素都顧慮到這應是質的研究。

 

 


 

 

柯玨如:黃哲老師的〈質的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課程02資料閱讀心得

 

最早開始,質性研究只是以相反詞的方式來定義,至現在它的意涵慢慢明朗化,因為質的研究沒有一套固定的研究方法,而黃哲老師在〈質的教育研究〉中以其背後的哲學和方法論舉出「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之間的差異,因此該選擇何種方式,取決於研究者所想要了解的是什麼。

 

猶記得老師在第一堂課時提過一份論文應當「中、英文文獻要平衡」,因為這關係到資料蒐集能力,或者是讓整份論文更有脈絡、說服力,但老師也在上星期的課堂中提到「一個好的論文盡量要包含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對於這點,看完第二週老師所給的資料後,反而有點小疑問,不知在何種情況下,可適當地讓此兩種研究同時納入使用,按黃哲老師的論點,「採取何種研究取向,取決於想要了解什麼」,因為這兩者的研究所要取得的方法與結果是不同的,一個是自然論,一個是實證論;一個是對研究對象深入描述,一個是客觀蒐集資料…,但此問題似乎在張鈿富老師的〈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中有所解答,他說到這兩種研究並非互斥,在方法上可以截長補短,但該如何適時的使用?或者這個問題又要回溯到第一週所講的,多閱讀、多投稿,從經驗中累積吧。

 

 


 

王馨怡  研究方法課程02質性研究

 

黃新民老師的〈教育領域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中,說明質性研究跟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不依據量化數據,偏重對資料進行分析解釋的一種研究方式,同時也點出了質性研究有四大缺點。分別為: 1.未釐清研究的預設立場;2.缺乏充足理論支持;3.缺乏互動關係反思;4.研究立場前後不一致。這四個弊病是做質性研究時必須注意的。而質性研究強調人們行動在特定情境脈絡中的意義探究,會對人的行動意義之詮釋,將抽象的文化行為,運用三項的人類經驗來述說,如:人們做了什麼?人們知道了什麼?人製作了什麼工藝品等等這些問題,利用學習將經驗用知識的方式共享給他人知道,質性研究就是將抽象的文化行為做詮釋的一種研究方法。因此,被很多學者們認為有主觀性太強、不夠客觀的疑慮,因為「敘事」的方式可能會忽略了量化研究所著重的信度和效度,像是可靠度、可實驗性等等的問題,若沒有處理好,會使整個研究大大折扣。

 

楊深坑教授曾說,現在的實性研究已具有不追求知識上普遍有效性的規範,而是具有反本質、反再現的傾向,強調「再反思」的一種研究過程,並著重於如何獲得新的研究知識的方法。此外,資料描寫與詮釋,是相互為用的一種寫作技巧。厚實精彩的描寫需要詮釋;而要達到深層的全是需要豐富的描寫。最後在研究時,必須要注意到研究倫理的規範「描寫的品質」與「適不適合描寫」這兩大需求在研究時有所取捨和注意。

 

張鈿富老師的〈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一文中,告訴了我們質性研究跟量化研究是在於量化研究是藉由前後測來顯示「改變」的發生;質性研究是將研究期望轉變成觀察每日的活動過程及交互作用,是著重「過程」的研究。

 

最後,做質性研究要注意:(1)樣本;(2)技術與方法,像是:觀察、閱覽文獻、參與觀察;(3)資料分析;(4)問卷的問題設計;(5)是否有呈現真實的本質;(6)此議題是否有研究的價值;(7)因果連結的可能性等等。因此,很多質性研究都是以「個案研究」的方式來呈現,利用參與觀察,利用錄影等方式來記錄。

 

 


 

 

允澤:研究方法教材閱讀心得02

質性研究的概念是相對於量化研究的,但是質性研究往往不是獨立進行得而是要搭配量化的數據才能更加完臻。

質性研究較常出現於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項目,量化研究較常出現於理工領域。

 

武氏緣:  何為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旨在描述非量化的研究,這個詞彙衍生自對量化研究的批評。質性研究在許多的開展初期,大體來說其所採取的取徑就是目前所謂的質性研究。

兩者相比較,主要區別是:(1)與情境的關係,量的研究是與具體情境相分離,而質的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作為資料的直接源泉。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花費相當多時間深人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瞭解有關問題,離開具體情境就不能理解教育活動的實際內涵及意義。量的研究是不要求研究者直接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而是追求研究資料、研究結論的精確性。(2)對象範圍,量的研究比較適合於宏觀層面的大規模的調查與預測,而質的研究比較適合在微觀層面對個別事物進行細緻、動態的描述和分析。(3)研究問題的角度,量的研究注重研究對像、研究問題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導意義;質的研究則注重研究對像、研究問題的個別性、特殊性,以此發現問題或提出發現問題的新的角度。(4)研究的動態性與靜態性,量的研究是一種靜態研究,它將研究對象可以量化的部分在某一時間範圍內固定起來後進行數量上的計算;而質的研究具有動態性,它是對研究對像發生、發展的過程進行研究,並且可以隨時修定研究計劃,變更研究內容。(5)研究的假設,量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論假設,從假設出發,並通過分析數據來驗證假設;質的研究不一定需要事先設定假設,而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理論假設。(6)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係,量的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盡量保持價值中立;質的研究則存在著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的影響,要求研究者對自己的行為以及自己與研究對像之間的關係進行反思。需要指出的是,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兩者又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事實上,質的研究也包含實證研究的因素。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反映了客觀事物質與量的辯證關係,任何事物的質與量總是統一而又不可分的。質是一定量的基礎上的質,量是一定質的量。對於事物質的研究,必然導致對於事物量的研究。因此,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是相輔相成的。 (http://nancym9208145.blogspot.tw/2006/10/blog-post_27.html

所以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對于研究過程中都帶有重要性的。

 


 

康本松 : 研究方法課程,質性研究。

主要區別是:

一.  量的研究是與具體情境相分離,而質的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作為資料的直接源泉。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花費相當多時間深人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瞭解有關問題,離開具體情境就不能理解教育活動的實際內涵及意義。

二.  量的研究比較適合於宏觀層面的大規模的調查與預測,而質的研究比較適合在微觀層面對個別事物進行細緻、動態的描述和分析。

三.  研究問題的角度,量的研究注重研究對像、研究問題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導意義;質的研究則注重研究對像、研究問題的個別性、特殊性,以此發現問題或提出發現問題的新的角度。

四.  研究的動態性與靜態性,量的研究是一種靜態研究,它將研究對象可以量化的部分在某一時間範圍內固定起來後進行數量上的計算;而質的研究具有動態性,它是對研究對像發生、發展的過程進行研究,並且可以隨時修定研究計劃,變更研究內容。

五.  研究的假設,量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論假設,從假設出發,並通過分析數據來驗證假設;質的研究不一定需要事先設定假設,而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理論假設。

六.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係,量的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盡量保持價值中立;質的研究則存在著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的影響,要求研究者對自己的行為以及自己與研究對像之間的關係進行反思。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